[Login] [中文] [English]

Home > 新闻信息 > Content

【青春实践路】语志有方 志在远方——“语志有方”暑期社会实践队调研结束

Source: Post Date:2019年08月28日 Hits:442

为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的号召。7月,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语志有方”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厦门市展开了以探究外语志愿者的社会供需现状、管理规范制定和发展方向为主题的调研活动。实践队访高校,进企业,入社区,分别以实地走访和线上访谈的形式对高校、机构及个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采访,收获颇丰。

高校是外语人才的培育田,也是外语志愿者的主要供给源。实践队通过对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等多所高校进行走访、调研发现,如今,各大高校均有完整的志愿者“招募-培训-上岗-评估”体系,但依然存在志愿者管理体系运行不完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外语志愿活动时间和志愿者的学习、工作时间冲突,低年级学生对自己的外语水平不够自信导致报名不够积极,以及高校缺乏针对外语志愿者的个性化管理机制。因此,高校的志愿者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例如在招募时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录取门槛,确保录用的志愿者自身素质达标。同时,应注重对志愿者信心和服务意识的培养,鼓励外语人才参与志愿活动,完善志愿者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学子投身志愿活动的积极性。

国家机关与企事业单位是社会运行的齿轮,高水平的外语志愿者便是齿轮润滑剂。在对厦门团市委、翔安团区委、厦门110情报指挥中心和厦门会展金泓信展览有限公司的走访中,实践队员发现由于厦门团市委长期协办国际赛会,对高水平的外语志愿者有长期稳定需求;厦门110情报指挥中心则因境外人士出入,发展出了一支“外语接警辅助团队”,并期望招纳高水平的外语志愿者加入,提高警情处理质量;厦门会展金泓信展览有限公司由于长期举办各种国际性展会,创建一支高水平的外语志愿服务队伍迫在眉睫。然而,由于厦门各大高校开设的小语种专业有限,导致高素质小语种人才较少,小语种志愿者经常供不应求。此外,由于外语志愿者要求具备专业素养、沟通能力、服务水平等多方面综合能力,而具备这些素质的人才多为专业外语人士,无暇参加志愿活动,但高校培养的外语志愿者一时难以达到这样的要求,造成了高素质外语志愿者紧缺的局面。由此,实践队员认为更应该鼓励小语种人才参与外语志愿活动,加强高校对小语种志愿者队伍的培训力度;督促外语志愿者提高外语综合素养,加强高校对外语志愿者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社会现象多元化的今天,外语志愿服务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调研期间,实践队员发现,一方面,由于部分厦门居民的子女或亲属远居国外,前赴探访语言受限,居民渴望提高日常外语交际能力,方便情感交流。例如厦港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开设了针对老人和孩子的英语班,帮助社区区民解决外语难题;另一方面,有外国人居住的社区需要更多的外语志愿者协助他们融入社区生活,了解中国文化。例如厦门国际官任社区发展了外语志愿服务队伍,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为中外居民搭建良好的交流互动平台。

随着需求的多样化,问题也随之而来。例如外语教学类班级存在外语志愿服务管理不够规范、服务内容不够系统的问题;中外文化差异导致沟通上存在隔阂。因此,社会组织要进一步规范外语志愿服务团队的管理体系,加强外语志愿服务团队建设,呼吁更多的社会关注和社会力量。

提升外语志愿者素质助力国家发展活力,壮大外语人才团队拓宽国际交流之窗。培养外语志愿者不仅是为祖国培育社会栋梁,更是在向世界展示中国面貌。“语志有方”暑期社会实践队将牢牢把握协调外语志愿者供需现状这条主线,为进一步规范外语志愿者管理体系,促进外语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不断前进,为祖国奉献青年智慧、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