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在支援引江济淮考古工程中收获了新发现,大量出土的陶器、青铜器、石器以及动物骨骼与植物种子等都对了解新石器时代至春秋时期江淮地区人类的生产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填补了江淮间遗址发掘的空白。此次考古发掘得到了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中国社会科学网、安徽网、中安在线、安徽商报等众多国内新闻媒体的跟踪报道,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这是厦门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实习队继福建平潭发掘的南朝墓葬之后又一重大成果。
据悉,引江济淮安徽段沿线已确定44处文物点需要抢救保护,年代较早,学术意义重大。为了保障考古发掘的进度,经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邀请,厦门大学与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十几所具有考古资质的高校及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一起开展合作发掘。自今年7月起,厦门大学人文学院考古专业的师生就于安徽省庐江县庐城镇中山村三板桥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据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主任张闻捷介绍,安徽三板桥遗址是典型的台墩遗址,台墩遗址在淮河以南虽比较普遍,但开展深入考古发掘的不多,学界对台墩的结构、性质、文化序列、面貌都还存有疑问,此次考古发掘不仅研究人类古代历史起到重要作用,填补了学术空白,同时对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的师生而言也是丰富田野实践,展示田野成果的好机会。
在发掘的过程中,厦门大学人文学院考古专业的师生严格按照田野考古发掘流程,对地层不断的剖析,将每一件发掘出土的遗物编上号码,细致描述,之后再进行文物绘图,如此严谨的态度是对科学的尊重。人文学院历史系在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与学院的培养体系以及专业教师们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人文学院陆续在福建武夷山、龙岩、漳州、浦城、平潭等地建立了田野考古实习基地,注重田野实践过程,坚定将课堂教学与田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理念。同时,人文学院历史系的教师具有丰富的田野发掘经验以及专业素养。在这样的体系下,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与实践中,厦大考古将会继续前行,保持严谨的态度,向公众展示更多的考古成果,为科学文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人文学院 朱克宇 图\人文学院考古实习队)
媒体相关报道:
新华网安徽频道:《引江济淮工程考古新发现 填补江淮间遗址发掘空白》
http://www.ah.xinhuanet.com/2018-11/30/c_1123789052.htm
人民网:《探秘引江济淮工程考古现场:三千年前安徽人就爱住“高层”》
http://ah.people.com.cn/n2/2018/1130/c358428-32350156.html
中国新闻网:《探访引江济淮工程考古现场 掘出三千年前“蒸笼”》
http://www.chinanews.com/tp/hd2011/2018/11-30/854076.shtml
中国社会科学网:《引江济淮工程考古新发现 填补江淮间遗址发掘空白》
http://ex.cssn.cn/kgx/kgdt/201812/t20181204_4787896.shtml
安徽网:《国内12所高校考古团队支援“引江济淮”考古发掘》
http://www.ahwang.cn/zbah/20181129/1833439.shtml
中安在线:《引江济淮工程考古新发现 填补江淮间遗址发掘空白》
http://ah.anhuinews.com/system/2018/11/29/008021482.shtml
安徽商报:《这个奇怪“餐具”是啥 原是古安徽人“小火锅”》
http://app.ahrb.com.cn/ahsb/pc/con/201811/30/c80378.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