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中国青年报》第三版刊发题为“厦门大学:让更多学生成为创新创业的‘铁杆粉丝’”的通讯,深入报道我校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思路、举措和成效。
全文近2000字,从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搭建多样化平台、培育创新创业文化、优化服务保障体系等方面介绍了我校创新创业改革教育的整体情况。
目前,已有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光明网、中国教育新闻网等网站转载报道。
周周有咖啡 月月有路演 季季有融资
厦门大学:让更多学生成为创新创业的“铁杆粉丝”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年10月19日 03 版)
“你们的生产效率如何?和国内同行业相比怎么样?优势在什么地方?你们前期是否进行过市场调研?是用何种方式开展的”……
10月17日下午,在厦门大学举行的“厦大-金圆创新创业基金”项目路演暨对接会上,由政府官员、企业老板、高校教授组成的评委团与厦门大学12个学生创业团队针对路演项目进行了一场“真刀真枪”的讨论,精彩的答辩让台下的创业爱好者直呼过瘾。
“评委从商业角度给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厦门大学企业管理专业2014级硕士生、小犀牛(厦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帅已经多次参与过学校组织的路演活动,这次仍觉得收获颇多。
在厦门大学,类似这样的创新创业活动并不少见。
作为培养与管理模式的一部分,以下内容被写进了厦门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自2015级创新学分作为必修学分,计入教学计划总学分,每名本科生应至少取得两个学分,学生参加科创项目、学业竞赛、发表论文和发明创造等可申请创新学分。打造‘本科生早期科研训练平台’和‘学业竞赛’两个平台,实施科创竞赛‘八化’(全员化、多样化、课程化、基地化、团队化、国际化、常态化、日常化)模式,要求所有本科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项科创项目和一项学业竞赛。”
“创新创业的教育应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厦门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与实践训练中心主任、教务处副处长谢火木表示,近年来,该校启动了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并以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突破口,通过在顶层设计上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完善本科生导师制,鼓励教师科研课题与学生早期科研训练相结合,加大科研项目、资源对学生的开放度,创新学生科研创新活动资助模式,建立跨学科交叉、本研共同参与的学生科研创新机制,把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计入教师工作量等方式进行推动。
2016年9月9日,厦大中科创业学院正式成立。该学院依托厦门大学管理学院设立,与中科创大创业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为学生提供创业课程。
“厦大着力打造培育、竞赛、实践、孵化、服务全链条创新创业平台。”该校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刘艳杰向记者介绍说。
据了解,厦大已搭建起以“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系列赛事为龙头的竞赛平台,每年举办各类学业学术科技竞赛60多项,近2.2万人次参与,构筑起国家、省、校、院四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体系。
此外,依托厦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等建设创新创业标准园区,该校建设了工程师训练营、创新俱乐部、创客空间和网络文化工作室等创新实践平台,并在学校芙蓉隧道内设立RCS机器人队工作室、飞思卡尔智能车工作室等科创平台和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打造“周周有咖啡、月月有路演、季季有融资”的常态化创业服务品牌。
“我本硕博都在厦大就读,学校的理念已融入了我创新创业的全过程。”福建省首届“创业之星”标兵、尼古拉(厦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辉告诉记者,厦大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宽容的环境,“比如在研究生期间创业,厦大很多导师会把决定权交给学生,并提供资源和信息上的支持。在这样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学生的创业热情不仅不会被扼杀在襁褓中,还会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和保护。”
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表示,该校希望通过着力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坚持兴趣驱动,让更多学生成为创新创业的“铁杆粉丝”。
据厦门大学团委秘书张晴介绍,该校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建设创新创业文化中的作用,鼓励支持学生组建创业俱乐部、创业联盟等创新创业类学生社团,让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过程中领悟创新文化、培养创新思维、塑造团队精神,并开展创新创业论坛、企业家进校园、校友创业论坛等活动,分享实战经验,讲述创业故事,每年召开总结表彰大会,集中宣传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
为了完善条件保障机制,2015年,厦门大学投入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专项经费近2000万元。2016年4月,学校又设立资金总规模5亿元的凤凰花季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同年9月又启动基金规模为20亿元的中科南强基金,用于扶持学生、教师、校友的创业项目以及科研成果的产业化项目。
“近年来,学校以政策创新改革人才培养体系,以校地共建打造联合培育平台,以兴趣激励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创业,以资源投入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四轮驱动’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增强。”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