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下午,学校在科艺中心召开本科生科创竞赛总结表彰大会,总结2014年本科生科创竞赛工作,并对2014年度本科生优秀学业竞赛项目、优秀指导教师、优秀论文以及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进行表彰。
校领导张彦、朱崇实、赖虹凯、林东伟、邬大光、詹心丽,“德贞社会课堂基金”设立者、我校英语系1977级校友朱德贞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校长朱崇实作总结讲话。校党委副书记林东伟宣读表彰决定。副校长邬大光主持大会。
此次大会共授予厦门大学iGEM团队等在47 个项目中表现优异的集体和个人“2014 年度本科生学业竞赛优秀项目暨德贞社会课堂基金学生学业竞赛奖”;授予人文学院何纯秀等20 人“2014 年度本科生科创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暨德贞社会课堂基金优秀指导教师奖”荣誉称号、法学院周蕾等10 人“2014年度本科生科创竞赛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另有14 篇论文获得“2014年度本科生优秀论文奖”,化学化工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和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被评为“2014年度本科生科创竞赛工作先进集体”。
教务处处长计国君总结了2014年度本科生科创竞赛工作,并就2015年工作计划要点做了说明。
获奖学生代表、人文学院2011级本科生徐甡敏和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11级本科生吴振阳,优秀指导教师代表、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胡天林老师,先进集体代表、化学化工学院朱亚先教授先后发言,交流分享了参加科创竞赛、组织科创竞赛的心得体会。
校友朱德贞勉励同学们要勇敢追寻自己的兴趣,脚踏实地、用心坚持,同时常怀感恩之心,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实践机会,在学习实践中养成良好习惯和合作意识,不断挑战自己、积极进取。
朱崇实指出,科创活动是培养同学们创新能力、养成同学们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方式,为强化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供很好平台。学校将一如既往地重视支持本科生科创活动。他强调,一要更新观念,开拓创新。要充分认识学生科创竞赛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的同时,“脑手结合”、“脑手并用”,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二要加大投入,加强建设。调动各方积极性,多层级推动、跨学院整合,为本科生科创竞赛创造良好条件。三要完善激励机制。要不断完善学分认定办法、评奖评优办法以及教师工作量考核奖励办法等,充分调动师生科创竞赛热情。
过去一年,学校持续推进本科生科创竞赛工作,通过打造“本科生早期科研训练平台”和“学业竞赛平台”,全面实施科创竞赛“八化”新模式,扎实推进本科生科创竞赛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方面,跨学科竞赛项目水平不断提升。2014年学生参加各类学业竞赛人次数同比增加86%。学校共投入157万元专项经费,打造了53个面向全校具鲜明跨学科特色的竞赛项目,其中有39个项目参赛学生超过10个专业。获得校外各级各类学业竞赛奖项632项,同比增加66%;其中国家级以上奖项241项,同比增加30%;国家级一等奖以上102项,同比增加62%;国际级一等奖(金奖)20项,同比增加43%。
另一方面,院、校、省、国家四级大创项目体系形成,师生参与积极性明显提高。2014年,学校首次设立院级大创项目,全年共设立本科生科创项目1118项,同比增加118%;参与科创项目的学生人数占2014年全校本科新生数的比例从2013年的35%提高到73%。2014年本科生公开发表论文152篇(核心期刊98篇),其中第一作者61篇,申请专利19项,发表论文数和申请专利数同比增加13%和90%。
校长助理邱伟杰、张建霖、滕伯刚、邓长青,教务处、学生处、宣传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招生办、现代教育技术与实践训练中心、校团委、校友总会秘书处、教育发展基金会负责人,各学院院长、书记、分管教学(含实验)副院长、分管本科生工作副书记、分管教学副系主任、团委书记、辅导员、教学秘书、实验秘书,获奖师生,“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参与学生代表参加大会。
(宣传部 赖炜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