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加快建设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厦门大学围绕本科教育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一根本任务,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把学校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科研优势、区位优势以及厚重的文化传统优势,积极转化到人才培养上,在全面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树立精英教育意识,强化本科教育是“立校之本”
大学的办学目标定位直接影响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建校之初,陈嘉庚先生就提出:“国家之富强,全在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乎教育”,“教育为立国之本”。为此,学校在建校之日就提出“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专门人才,阐扬世界文化”三大办学宗旨,并以“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为校训,坚持走精英教育之路。建校九十年来,这一办学宗旨和校训激励一代又一代厦大人为国家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奋斗不息。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着国家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转变,以及党中央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的提出,学校坚持认为,中国一定要有若干所一流大学不以直接就业为目标,而以服务社会、引领社会为目标;不以学生直接谋生为目标,而以国家图强为目标。基于这样一种使命,学校责无旁贷以精英教育为已任,把培养具有崇高远大理想和抱负,又能脚踏实地的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学校最重要和最紧迫的任务。
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学校始终视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把本科教学工作作为学校最重要的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学校明确规定学生学费的25%(约3000万元)作为经常性本科教学经费。除此之外,“十一五”期间,学校投入各类本科教学经费2.75亿元。学校每年都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每年坚持开展一次校内本科教学评估,不断总结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学校在重要岗位设置中,对于获得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承担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优秀教师,以及本科教学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优先考虑。学校要求教师必须承担本科生导师工作,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低年级本科生课程必须由高职称教师承担并形成制度。从2011年开始,学校进一步明确,每年第一个校长办公会,校长办公会第一个议题以及学校的第一个文件,必须是本科教育方面的议题。通过这些刚性措施,学校巩固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和教学基本建设的优先地位。
二、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
《教育发展纲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从1997年开始在本科教育推行大类招生、分类培养。从2005年开始,学校恢复三学期制,实施弹性学制和重修制度,2006年,学校实施双学位教育(主辅修制)。这些制度的实施,受到学生的欢迎。2011年,全校共录取1922人参加辅修专业学习,占应届新生39.9%,获得双学位人数970人,占当年应届毕业学生人数的20.2%,升学1737人,占当年应届毕业学生人数的36.2%。全校本科教育基本形成了研究型、复合型和应用型等多种类型并重的人才培养体系。
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从2009年开始,学校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这一方案的突出亮点之一就是促进学科专业交叉,推进课程教学资源共享。目前,全校每个长学期的选课量达到19万人次,人均选课量达到9门次,每学年除单独开设的全校公选课之外,另有885门专业课面向全校开放,跨专业选课达到2万多人次。其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平台课程建设,要求每个专业都选出一批最为重要、最为基础、最为核心的课程,配备最好的老师,按照国家精品课程标准加以重点建设。
三、重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以科研带动和反哺教学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教师以科研方法渗透教学方法,以科研内容更新教学内容,创新实验教学体系,鼓励学生开展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活动。2010年,全校实验课开课661门次,开设实验项目数2223项,其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1497项,占实验项目总数的67.3%。2007年学校入选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截止2011年,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项目达556项。2011年,学校又从“985工程”建设经费中安排约148万元用于资助大学生创新实验、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结构设计、工程训练、程序设计、英语写作、物理知识、化学知识、机械创新、海洋实验技能等各类学业竞赛,参与学生人数接近15000人次。
学校鼓励教师把科研前沿探究引入课堂教学。要求每个专业在一年级开设“学科入门指导”课程,组织本学科学术带头人,给新生介绍学科专业发展、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学校长期坚持在低年级举办“百科讲座”,邀请术有专攻的专家为学生介绍学科前沿和最新研究成果。学校每学年利用短学期,邀请校内外知名教授专家开设研究性、探索性、前沿性课程或学术讲座。2011年短学期,全校共有97门由校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开设的研讨课或实践课程。学校不断充实短学期实践教学安排。最近三个短学期,实践课程接纳学生数从4407人次增加到6545人次,短学期成为学生开展实践性学习的一个重要平台。
学校不断引导本科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尽早与大师接触,形成了“教学、科研、竞赛”三维人才培养体系。以化学化工学院为例,在教学体系上,由院士、长江学者、闽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名师”坚持给本科一二年级学生上课,从中挑选优秀人才进入实验室。在科研体系上,学院设立了育苗基金,对本科生开展系列科研训练,以科研成果参与竞赛,以竞赛促进学生科研兴趣和能力。例如,2010年12月,该院一名大二学生李根,作为第一作者,在化学界顶尖学术期刊之一--《美国化学会志》上,发表了自己的科研成果。论文发表后,在学界引起了轰动。李根说,这主要得益于自己在大一阶段,就有幸进入了王泉明教授实验室,在实验室里“真枪真刀”地接触科研。据统计,自育苗基金推出以来,每年申请的项目数达到70个,每届参与学生近200人。2011年,李根和6名同学组队,带着“新型荧光Ag-S簇合物”项目参加第12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一举获得特等奖。从某种程度上说,李根的这种经历正是学校近年来大力推动学生科创活动的结果。
除李根之外,在2011年全国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9项参赛作品全部获奖,并以特等奖三项,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四项,总分330分的优异成绩位居全国第六,特等奖数量在全国高校中排名前三。此外,我校历届学生在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众多比赛中均屡获佳绩。这些成绩说明,以科研带动教学,以科研反哺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
四、拓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渠道,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能力
全面提升学生学术交流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是世界一流大学成功的基本经验,也是加快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重要举措。“十一五”期间,学校积极拓展国际化办学渠道。目前,学校开展实质性合作的国外交流院校达到163个,建立及参与了包括“全球八校联盟”、“欧盟伊拉斯莫项目”、“全球工程教育交流联盟(GE3)”、“东盟大学联盟”、“环海大学联盟”在内的多个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依托校际交流和国际合作项目,2010-2011学年,本科在校学生出国交流达673人次,占当年招生人数的14.17%。
在拓展国际化办学渠道同时,学校推动课程双语教学改革。学校建设了120门双语教学课程,2011年秋季学期,全校开设本科双语课程92门次。在推动课程双语教学的基础上,2010年,学校在985工程建设中,在化学、生物、海洋、数学、物理、人文、经济七个学科启动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要求实施单位引进国际一流的教师,创造一流的学习条件,提供一流学习环境培养未来学科领军人物。同时在化学、生物、海洋、数学、环境科学、材料、法学、经济、会计、财务管理等10个学科开展国际化教学改革试验,直接对接国际知名大学先进的课程体系,专业主要课程采用英语或双语教学。2011年,为进一步推动人才培养国际化,学校正极力抓住一件事,即把全校83个本科专业与国际或国内最好的大学和最好的专业进行比较。希望通过这件事,推动学校在本科教育方面找出与国际知名大学的差距,为下一步教学改革确立标杆、找准方向。
五、重视人才培养的软硬件建设,营造全员育人的教学文化
为了给学生成才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学校已建设了17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和24个福建省特色专业,32门国家精品课程(含示范性双语课程)和87门省级精品课程,8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和17个省级教学团队。建有本科教学实验室143个,建设了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现代化的校内工程实训中心。学校加大实践基地建设,积极拓展校企合作,与武夷山风景区管委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厦门软件园等多家大型企事业单位共建综合实习基地。学校拥有120个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每学年全校有5800多人次学生参加各类实习,集中实习的人次数占57.4%,分散实习的人次数占42.6%。
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学校加强育人的教学文化建设。学校推出“校长有约”制度,校长定期主动与本科生见面,共进早餐,倾听学生对于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学校每学期都开展期中教学检查,召开师生座谈会,倾听学生对于教学的反馈。学校坚持名师垂教的传统,努力形成崇尚教学、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规定教授必须承担本科生教育教学工作,指导本科生学习。学校通过评选“厦门大学教学名师奖”、“厦门大学优秀教师”、“师德之星”等方式,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本科教学第一线。
学校在本科生中全面推行3+1导师制,即每个本科生在前三年都有专门的学业导师,第四年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兼作学业导师。学校每年预算专项经费300万元支持这项工作。要求导师定期与学生见面,在思想、学业、生活、心理等方面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学校要求党政机关干部主动担任本科生导师,形成了班主任、辅导员、专任教师以及党政干部全员育人的机制和氛围。
六、持续开展校内本科教学评估,建立质量监控长效机制
教学评估是评价、监督、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为建立教学质量评估的长效机制,探讨研究型大学内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学校在2005年接受教育部的教学评估之后,坚持每年开展校内教学评估。2006年,学校参照教育部做法,对16个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考察。2007年,重点对26个新建专业建设情况和新进439位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评估。2008年,重点对实习、实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评估。2009年,重点评估质量工程项目进展、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教授和副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情况。2010年,重点评估考试命题、出卷、考场安排以及期末考风考纪教育工作等考试各个环节。2011年,学校把评估重点放在了质量工程一期项目的完成情况及成效。
通过连续七年的持之以恒评估实践,学校建立了“自我检查-相互观摩-典型示范-及时整改”的常态化评估长效机制,取得了积极成效。学校形成了一整套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根据学校实际制定了适合本校的质量监测标准。学校以采集教学运行状态数据为基础,形成了与质量监测标准相应的教学状态数据,适时诊断教学过程,检查教学质量。同时,通过校内本科教学评估,加强了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学校坚持每年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2006年至2010年,全校共有857人次青年教师参加教学比赛,基本覆盖了在岗青年教师,一批又一批有潜力的教学能手脱颖而出。通过校内本科教学评估,促进了校风学风建设。学校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若干意见》、《厦门大学教学事故认定与处分暂行办法》,对教学事故责任人给予以严肃查处。总之,通过校内教学评估,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更加健全,管理过程更加规范,教师教学精力投入更有保障。2010年,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测评全校平均分为92.98分(百分制),整体教学效果得到学生认可。
总之,在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大背景下,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核心任务,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实现这一任务,大学要举全校之力,凝聚各方面力量,建立和形成真正重视本科教育、重视本科教学工作的教学文化,从上至下地关心关怀本科学生,关心关注本科教学工作。